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业信息 > 机电信息专业
专业信息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
作者: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5-09-23浏览量:30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2026学年)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660303

二、入学要求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及主要续接专业

1、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装备制造大类(66)

所属专业类(代码)

自动化类6603

对应行业(代码)

通用设备制造业(34)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S(6-31-07-03)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S(6-31-07-01)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编程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营销服务锋

职业类证书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

工业机器人装调

2、主要续接专业

(1)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器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

(2)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及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

(3)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等。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通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职业,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编程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营销服务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常用电机与电气控制、PLC编程指令、气动与液压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7)掌握机械拆装与调试技能,具有常用工量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8)掌握工业机器人示教操作、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等技能,具有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

(9)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10)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2)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七、课程设置

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

表1公共基础课必修课主要内容和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思想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

3

职业道德与法治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6

4

哲学与人生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36

5

语文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180

6

数学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通过数学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144

7

英语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44

8

信息技术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高参与信息社会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

144

9

体育与健康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80

10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含音乐鉴赏与实践、美术鉴赏与实践两部分,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36

11

历史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旨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等职业学生进一步通过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部分。

72

12

劳动教育

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6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开设,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品格、重大意义,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8

14

物理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好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组学生形成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6

15

军训与入学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国家军事安全相应知识,锻炼体魄,培养形成团队意识、国家荣誉感等素质情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初步形成生涯成长意识,确定人生发展目标。

30

16

社会

实践

社会实践课是中职教育“理实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知识,既能强化职业技能,也能培养沟通、抗压等综合素养,为就业或升学奠定基础。

120

 

表2  公共基础课选修课主要内容和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和爱国情操,影响学生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

18

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就业等相关知识,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就业创业基本知识,熟悉职业道德规范和就业政策法规。帮助学生具备生涯决策、信息搜集、求职面试等能力,提高通用技能,对创业有正确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18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表3  专业(技能)基础课主要内容和要求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机械识图与CAD技术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通过一体化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绘图软件、减速器、常见测量工具(游标卡尺、高度尺、塞规、螺纹规等)和常用拆装工具(一字和十字改锥、内、外六方扳手、胶皮和金属榔头等)等操作技能,掌握轴类零件、壳类零件、盘类零件、标准件的测绘和箱体的测绘等内容,掌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CAD软件的应用。同时,在课程中穿插以实际电气线路为载体,学习电气图样识读与绘制方法。

36

2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应用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综合了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工业控制装置,因其具有功能完备、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的显著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重要支柱之一,主流品牌PLC产品的性能,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系统设计及选型,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典型逻辑(包括数字量和简单模拟量)控制方法,通过实践掌握PLC安装、启动、删除程序、识别报警信息、程序上下载、在线监测、强制变量等知识与技能;学会编写简单应用程序;排除PLC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故障,掌握PLC控制系统的维护方法。

36

3

机械

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中等职业技术的学生具备所需的金属材料、机械传动、通过机械零件和常用机构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6

4

电工

基础

本课程具体内容有:直流电路,电磁和电磁感应,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和电路的过渡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

36

4、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修订版.pdf